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传承百年薪火 助力乡村振兴——校区“乡村振兴”实践队开展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1-07-26发布人:高珊

7月17日至21日期间,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乡村振兴”实践队在管理工程系辅导员魏淑琰老师的带领下深入走访临沂市费县城北乡南石沟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传承百年薪火,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深入学习乡村振兴战略,调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探寻助力乡村振兴之道。队员们通过学习村史、走访调研、慰问老党员、关爱儿童、疫情志愿服务等方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乡村基础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探寻村史文化领略乡村风俗

实践队员们在村支书王兴玉的带领下,深入了解南石沟村民俗民风、村庄概况、发展进程,参观了当地旧社会时期应用于农耕、生活中的老物件,回味老一辈人为乡村振兴、农村改造付出的艰辛努力。在村史展览馆里,张贴着历年来南石沟村的先进人才光荣榜及历届村委村干部,一代代人肩负着时代使命和担当帮助南石沟村走上长效、稳定的乡村振兴之路。实践队成员们在当地负责人的指引下在乡村公告栏张贴了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题海报,为村民科普相关知识。

深入调研学习感受振兴成果

为了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实践队前往南石沟村村民家中、附近街道进行了有关乡村振兴专题的调查访问,向村民发放调查问卷,听取并收集村民意见,为农民答疑解惑、排忧解难,了解村庄的一些基本情况。同时,实践队成员充分了解村委及村民对乡风建设的看法,结合实际,将南石沟村的乡风建设同其他乡村相比较,针对当地乡风建设的优势与不足,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社会治理理论提出建议,希望为南石沟村乡风文明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聆听革命事迹传承红色精神

实践队到费城街道看望抗美援朝老兵殷玉田,与他一起追忆那烽火岁月的往事。殷玉田是一名88岁的老党员,18岁就自愿报名参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亲身经历,把大家带入了那段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忠心报国的英雄事迹。老人还向实践队队员们展示了挂在墙上的荣誉徽章,讲述每个奖章背后的故事。聆听了老人参战的红色故事,切身感受了战争年代的艰辛以及奉献精神,实践队的同学们感慨万千,大家一致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将人生目标与祖国、时代的命运联系起来,要传承和发扬不怕吃苦、坚忍不拔和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微光照亮未来共创美好体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重要指示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表达大学生渴望回馈社会的心情以及对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期望,实践队在南石沟村开展了为期一天的“留下希望,守住幸福,让儿童快乐成长”的支教活动。实践队成员们逐一了解小朋友们的家庭情况,与小朋友们交流长大后的梦想,并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追寻梦想”的理论课,并带领小朋友们一起捏橡皮泥、下象棋、下五子棋、拼魔方、绘画,还为小朋友们发放了书包,水彩笔等学习用品。

开展志愿服务 助力疫苗接种

活动期间,实践队还前往费县人民医院城北分院进行防疫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在疫苗接种现场,宣传疫情防控的基本常识、协助医护人员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帮助行走不便和文化水平较低的中老年人递交资料、填写相关信息,帮助医护人员开展信息咨询及收集、人员登记、体温测量、维护医疗秩序、方位指引等基础服务,并为接种疫苗的群众宣传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平时的防护措施,充分发挥“宣传员”“引导员”和“讲解员”作用,切实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志愿者热情周到的服务,受到现场群众一致好评。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团队成员一致表示要努力奋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学党史、跟党走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在实践中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撰稿:魏淑琰;审核:崔洪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