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赴济宁市党史学习实践队开展实践活动

时间:2022-08-14发布人:孙仕途

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英雄故乡体悟革命精神的脉搏,8月1日—7日,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赴济宁市党史学习教育实践队在土木与建筑工程系团总支书记朱海勇带领下,到济宁市金乡县、临沂市兰山区走访调研。实践队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短视频宣传、问卷调查等,将探寻学习“王杰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以实际行动献礼党的二十大。

重温革命历史,不忘使命初心

8月1日,正值建军95周年之际,队员们首先到金乡县红色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在王杰纪念馆内,同学们聆听了革命烈士王杰的感人事迹,了解了王杰的生平事迹,通过详实的资料和生动的讲解深刻学习领会了“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王杰精神,牢牢记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的重要指示,在工作中大力弘扬尊崇英雄、学习英雄的风尚。在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实践队队员认真聆听纪念馆讲解员对战役的艰难历史和光辉历程的讲述,瞻仰革命先辈们的照片和遗留文物,重温抗战时期革命烈士们的英勇事迹。身临其境体会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赢取革命胜利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畏精神,回顾峥嵘革命岁月。在实践中,队员们认真记录并整理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路线等,撰写完成红色体悟实践报告。

追寻红色足迹,挖掘红色故事

8月2—3日,队员们走进英雄王杰的故乡金乡县王杰村,在村委会委员的带领下到王杰精神大讲堂及王杰纪念馆旧址参观学习。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遇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71团军某旅正在王杰村拍摄红色宣传片,工作人员见到是大学生来学习弘扬王杰精神非常高兴,并提议将队员们拍摄进王杰精神宣传片中进行宣传。在后续走访学习中,队员们到英雄王杰亲属家里走访慰问,认真记录并整理了与英雄王杰有关的红色故事。

1965年7月,王杰在组织民兵训练时突遇炸药包意外爆炸。危急关头,年仅23岁的王杰为保护在场的另外12名民兵,用身体扑向炸药包,挽救了其他人的生命,而他自己以身殉职,壮烈牺牲。为了纪念这位英雄,金乡县政府于1968年将王杰的出生地华堌村改名为王杰村。如今,王杰广场、王杰中学、王杰小学、王杰班、王杰少先队、王杰示范岗,无论在军营还是在地方,处处都能看到王杰精神的发扬光大。记录整理后,队员们创新讲解和传播的方式,用听众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在抖音、快手等平台通过短视频方式进行宣传,利用网络媒体让这些红色精神、红色故事得到了广泛有效地宣传,让革命精神在传承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云端延伸推广,弘扬英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20余次在公开场合提及王杰精神,强调:“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鲁西南战役纪念馆是中央宣传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鲁西南战役之惨烈、解放军牺牲之巨大以及战役的伟大历史转折意义,与鲁西南战役的被认知程度还不匹配,更多详细资料有待于去挖掘、去记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为了让更多同学参观学习英雄精神,8月4日,实践队队长江兴阳征求王杰纪念馆、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工作人员同意,利用线上直播方式,面向学校广大师生,云端开启参观学习,线上直播吸引了500余名学生观看,对宣传弘扬“王杰精神”以及提高青年学生对鲁西南战役的认知度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践行英雄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8月5日—7日,为深入宣传践行“王杰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一行先后到金乡县周边13个乡镇,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助农直播等方式,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为方便当地居民填写调查问卷,实践队成员经共同商讨后制定线上、线下调查问卷各一份,分别发放各自不同人群进行填写。在分发问卷时,队员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学历对党史与乡村振兴的了解程度及生活需求为主要目标。根据调查数据实践队队员为当地居民依托红色文化制定提出切实可行的新型经济发展建议,提高当地居民收益,促进人民精神生活更加富裕。实践队深刻体会到金乡县工业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变化,体会到广大干部用肩膀艰难扛起来的责任担当,和王杰精神在金乡县的生动实践。

革命往事不消散,红色精神永流传。此次实践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凝聚青春力量,有助于大家深刻感受红色革命文化的深厚底蕴,深刻感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深刻认识“王杰精神”和崇高的英雄精神在激励乡村振兴发展上的关键作用。(撰稿:朱海勇;审核:李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