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了让同学们更好感受家乡红色文化,追寻革命先烈的光辉足迹,探求宝贵的精神财富,汲取重要的力量源泉,7月25日,校区赴金乡县党史学习实践队在土木与建筑工程系团总支书记朱海勇带领下,到济宁市金乡县羊山镇红色基地开展“追寻革命足迹赓续红色基因”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先后到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王杰烈士纪念馆、王杰村和冀鲁豫边区纪念馆,通过历史寻根、实地探访、文化熏陶、座谈交流等形式,用故事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用脚步追寻英雄模范足迹、用行动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

追寻革命足 迹缅怀革命英烈
金乡县是一座红色之城、英雄之城。艰苦斗争的峥嵘岁月,为金乡县积淀了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和永不磨灭的红色精神。
鲁西南战役纪念馆位于金乡县羊山镇,这里承载着鲁西南战役的历史和胜利的伟大意义,是同学们伟大的精神财富和研学资源。队员们首先来到山前广场,瞻仰了刘伯承、邓小平雕塑,在烈士公墓区参观了无名烈士区及碑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塔;在鲁西南战役纪念馆,通过参观陈列的鲜为人知的珍贵历史照片、信件、电文、实物和战场上遗留的飞机、大炮等,重温了七十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血雨腥风的战役。

“鲁西南战役之惨烈、解放军牺牲之巨大以及战役的伟大历史转折意义,与鲁西南战役的被认知程度还不匹配,如同长眠于鲁西南大地的一万余名烈士一样,有待去挖掘、去瞻仰、去传承。”馆内工作人员得知是大学生实践队,由衷地说道。
学习英雄事迹 传承英雄精神
岁月长河,历史足记不容磨灭;时代变迁,英雄精神熠熠发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总书记曾20余次在公开场合提及王杰精神,强调:“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在王杰纪念馆,实践队成员根据“千年古县·厚植根基”、“革命熔炉·淬炼成钢”、“闪光日记·精神丰碑”、“九州传颂·永放光芒”、“弘扬精神·奉献时代”五大板块展示内容,通过图文、实物、影像等了解学习了王杰生平和王杰精神影响,切实感受到了王杰“一心为革命”的理想信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献精神和“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的高尚情操。

在王杰村,实践队一行参观了王杰纪念馆、王杰精神大讲堂,与“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马龙芹、老战士马龙银交流座谈,聆听英雄故事、感受英雄的伟大精神,心灵再次受到冲击和震撼。土木与建筑工程系2020级土木工程专业1班团支书江兴阳说道:“通过参观学习,英雄王杰远大的格局、广阔的志向、无私的品格深深影响了我,我将以王杰为榜样,以祖国的需要为目标,在生活、学习上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长为一名像王杰一样的有用之才。”

听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马龙芹同志讲红色故事

听马龙银老战士讲红色故事
赓续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
党史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党史如号角,激发奋进之力。为全面系统地学习三、四十年代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英勇奋进的革命精神,实践队一行来到冀鲁豫边区纪念馆,重温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打响鲁西南战役的第一仗——郓城战斗的悲壮场面。同学们从进馆开始,就带着沉重与崇敬的心情认真参观、学习,用纸和笔记录着自己的所思所想。
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幕幕逼真的场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实践队员们先后参观学习了星星之火、浴血抗日、平原逐鹿、革命儿女和和平之路等主要展厅。在参观的同时,队员们在馆内开展了问卷调查,采访询问了人们对于鲁西南红色文化了解、参观目的、建议等问题。还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带领学校更多的同学们感受鲁西南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
“英雄虽已逝,但精神感召着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今后我们会听党话、跟党走,铭记历史,努力学习,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实践队员2020级土木工程专业1班吴子昊激动地说。

为更好的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后期实践队还将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实践归来话成长”等活动,进一步拓展实践育人成果,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将实践成果形成调研报告或论文,进一步夯实了实践成效,将社会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撰稿:朱海勇;审核:范学工)